第五十一章 锦囊妙计(2/7)
要站出来撑起球队的低位进攻,常规赛82场他打了80场,自从1987-1988赛季后,巴克利再也没有达到这样的出勤率。
为了总冠军,巴克利真的是拼了,日常自律,训练刻苦,比赛认真,在波特兰大半年时间没有任何负面新闻出现。
当然,其中少不了甘国阳对他的管束,可甘国阳时常自顾不暇,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巴克利?更多还是靠自觉。
不过到了季后赛,巴克利在三场比赛中明显状态起伏比较大,神一场鬼两场的情况,有可能贯穿始终。
另外像萨博尼斯、穆林、波特等人也是如此,老将油箱里的油量决定了他们不能场场踩着油门往前冲了。
一场比赛大油门,下一场可能就要大修缓缓,在场上的表现会不尽如人意。
而年轻球员第一次在季后赛打起主力,显然还有些不适应,打主力和替补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主力要承担最多的责任和压力,对强度、耐力、细节都提出很高的要求,前三场大本、小奥都有些发挥失常。
这对教练组的轮换,战术安排还有心理辅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里克-卡莱尔已经急的团团转,想着第四场该怎么打了。
阿甘缺席,客场作战,球队在士气、战术和轮换上都将遭到沉重打击,虽然输掉第四场还有第五场抢五,可谁愿意在首轮就打满五场呢?
第五战有太多不确定性,即便拿下,对老将们的体能状态也是很大的消耗,尤其还会存在伤病风险,对开拓者后续的系列赛而言大大的不利。
所以,卡莱尔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,这个赛季他的苦恼真是一直没断过。
哪怕赛季中期领悟了“苦一苦阿甘”的真谛,可他妈的下场他们把阿甘Ban掉了可怎么办啊?
整个赛季一直到现在,卡莱尔像个一边学裁缝知识,一边左缝右补的修补匠,用尽自己的所学去支撑这支球队。
很多年后,里克-卡莱尔回忆这个赛季,说自己的教练生涯有一大半的东西都是在1999-2000赛季学的。
“尤其是,学会如何面对绝望。”
甘国阳在更衣室里鼓励队友们,大家的士气重新高涨起来。
只有卡莱尔